11-23 果蝇打架 基因作怪
日期:2006-11-23 访问次数:3969
新华网2006年11月23日电:人类个体之间的敌对行为有生物学基础,对小小果蝇来说,个体之间的敌对或暴力行为的表现方式也存在深层次的基因源头——控制它们这些行为的基因之一是被戏称为“无结果”(fruitless)的基因。
“无结果”基因因在雄性果蝇求偶过程中扮演的作用而为研究人员所熟知,但它在果蝇打架过程中也扮演了某种角色。“无结果”基因最初得名是因为科学家发现,这种基因发生变异的雄果蝇不仅追求异性,也追求同性,而且会回应同性的追求。而普通雄果蝇不会主动追求同性,在被同性追求时会抗拒。由于这种基因变异了的雄果蝇追求同性的结果不可能产生后代,所以科学家称这种基因为“无结果”基因。
科学家们发现,果蝇打架时,雌性多会推或撞击对手的身体;雄性多会刺向或击打对手的后肢并折断对手的前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如果将果蝇雄性和雌性体内的版本不同的“无结果”基因互换,那么雄性果蝇打架的方式就会像雌性,而雌性打架方式如同雄性。因而科学家认为,这种基因与暴力方式有关。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日出版的《自然·神经学》杂志上。
论文作者之一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家爱德华·克拉维茨表示,不言而喻,敌对和暴力行为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们都有生物学基础,而这个生物学基础也有遗传根源。了解果蝇这样简单有机体发生的一些复杂行为并将其应用到更高等的生命形式,也许可以加深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解。
克拉维茨表示,人体内目前还没有发现与“无结果”基因完全对等的基因,但很可能有其他基因与其功能相似。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