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第六届植物-生物互作国际会议通知

日期:2021-06-04  访问次数:9445

在自然界,植物与生物间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其中病虫草等危险生物是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展示“国际植物-生物互作”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全世界该领域的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六届植物-生物互作国际会议将于2021年10月8-11日在陕西西安召开。我们谨代表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参加本次盛会。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植物-生物互作和绿色农业。会议是在2008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在澳大利亚、中国昆明、杨凌、南京、厦门召开的五次植物-生物互作国际会议的基础上,在我国召开的第六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将涵盖生物间识别与群体感知、效应子调控免疫机理、免疫信号系统、共生与菌群、植物抗性与分子设计育种、有害生物与农业生态等共同议题,涉及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和植物保护学等多个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与青年科技人员专家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共享当前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与最新进展,促进同行间的相互合作。热诚欢迎国内外相关科研与教学单位的研究人员及学生踊跃投稿并与会交流。

        会议将在被誉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的陕西西安举办,您可以愉快的与国内外学者分享植物-生物互作领域的最新进展,交流研究心得,增强合作沟通。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与大会秘书处联系。

        期待与您在中国西安相见。

        组委会主席:康振生、何祖华、王源超、彭友良、钱韦

1.会议日程

会议将于2021年10月8-11日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国内在植物-微生物、植物-昆虫互作和作物抗病虫分子育种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与青年科技人员专家介绍当前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与最新进展,旨在为与会同行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同行间的相互合作。会议以口头报告和墙报的形式举行。除了特邀大会报告以外,大会将从参会人员递交的摘要中挑选分组报告人选。另外,专家委员会将从年轻研究者(博士后和研究生)中评选口头报告的人选,并免去注册费。完整的日程安排将在2021年8月15日公布。

具体安排如下。

10月8日,会议报到。

10月9-10日,主题报告和大会分组报告。

10月11日,离会。

2. 大会主题

植物-生物互作和绿色农业

Biotic Plant Interactions and Green Agriculture

分会场:

 i.生物间识别与群体感知 Cross-kingdom Perception

 ii.效应子调控免疫机理Effector Biology

 iii.免疫信号系统Immunity network and activation

 iv.共生与菌群Symbiosis and microbiome

v.植物抗性与分子设计育种Plant resistance and crop molecular design

vi.有害生物与农业生态Emerging harmful organisms and agroecology

3. 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主席:

康振生  院  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陈晓亚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康  乐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何胜洋  教  授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何祖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周俭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何光存  教  授   武汉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康振生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何祖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王源超  教  授 南京农业大学

彭友良  教  授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钱  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组织委员会委员:

周雪平  教  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学伟  教  授  四川农业大学

王晓杰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董莎萌  教  授  南京农业大学

王二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辛秀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孔令让  教  授  山东农业大学

王晓伟  教  授  浙江大学

孙文献  教  授  吉林农业大学

唐定中  教  授  福建农林大学

唐威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王成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李云河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詹  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胡小平  教  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张朝阳  副主任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秘书长:

郭  军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中国昆虫学会

植物病理学会


3. 在线注册

请前往大会官方网站注册(https://6icbpi.nwafu.edu.cn/zxzc/index.htm

注册费        7月31日前付费       8月1日后付费 

普通代表              RMB 2000            RMB 2500       

学生/博士后           RMB 1500            RMB 2000       

注:注册费包括会议注册费包括会期餐费、茶歇费和论文集费,不包含房费。

特别提醒:

a. 注册成功与否以是否交纳注册费为准。

b. 请务必在规定日期内交纳注册费,否则,即使您在相应的优惠日之前完成在线注册,您也不能享受规定日期内的优惠注册费。

费用支付:

请通过以下方式支付会议注册费

a. 在线付费(建议优先选择):


b. 银行汇款:

户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账号:102810820826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行

行号:1047950002483.

(请务必注明注册人姓名,并在附言中注明“6ICBPI注册费;银行汇款请保留并扫描回执底单,与报名回执一同发送到大会邮箱。) 

c. 开取发票:

        请缴费后扫码留取开票信息。


5. 摘要提交

请前往大会官方网站(https://6icbpi.nwafu.edu.cn/zxzc/index.htm)下载摘要模板,并在截至日期2021年8月15日之前通过大会官方邮箱(6icbpi@nwafu.edu.cn或the6icbpi@163.com)递交。

海报:建议的尺寸为 800 mm ×1200 mm

6. 住宿交通

住宿:陕西宾馆

简介:陕西宾馆又称陕西丈八沟宾馆,坐落于西安市南郊丈八沟,地处西安市高新开发区中心位置,毗邻高新区中央商务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方便,乘车去机场仅需30分钟,是一座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召开大型会议的园林式国宾馆。宾馆于2006年7月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五A级“中国绿色饭店”。

7. 会议联系人

大会邮箱,6icbpi@nwafu.edu.cn或the6icbpi@163.com
郭嘉,guojia1889@nwsuaf.edu.c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建峰,ipp@nwsuaf.edu.c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彭科峰,pengkefeng123@nwsuaf.edu.c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郭军,guojunwgq@nwsuaf.edu.c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