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

1. 植物与环境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63年,从学会营养生理组发展而来,2000年更名为环境生理和营养生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更名为植物与环境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主要致力于环境因素及营养水平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及学术交流等工作,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一流的学术科研和交流合作平台。


主 任:杨淑华
副主任:储成才、晁代印、胡筑兵、郭岩
委 员:丁兆军、陈锋、代明球、方晓峰、龚继明、侯岁稳、蒋才富、李立新、李小双、梁岗、刘建祥、刘军钟、罗克明、毛传藻、普莉、钦鹏、秦峰、任勃、宋传奎、汤文强、童红宁、王存、王雷、王萌、王鹏程、王毅、王勇、肖仕、熊立仲、熊延、徐正一、严顺平、阳成伟、杨超、于峰、余林辉、张静、张群、赵翔宇、赵杨、周传恩、周华鹏
秘书长:施怡婷


2. 植物激素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63年,由植物激素及合成药剂组发展而来,主要致力于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的学术交流等活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激素测定、受体鉴定、信号转导、功能研究、逆境应答等,是国内植物激素方向研究的领军人才队伍。


主 任:李传友
副主任:徐通达、白明义、苟小平
秘书长:邓磊
委 员:常金科、陈汝进、程佑发、丁兆军、傅向东、巩志忠、郭 岩、郭红卫、侯岁稳、黎 家、李 超、李继刚、林文慧、刘春明、祁林林、瞿礼嘉、苏英华、汤文强、王邦俊、王若仲、王学路、王永红、肖浪涛、谢道昕、徐通达、薛红卫、张跃林、周文焜


3. 植物代谢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63年,由学会呼吸代谢组发展而来,各成员的研究方向涵盖植物初级代谢、次级代谢,萜类、生物碱、苯丙类等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代谢组学和分析技术,酶的结构和功能,代谢工程等多个方面。由该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植物代谢国际会议”已成为国际植物代谢领域知名会议。


名誉主任:黄继荣
主 任:罗 杰
副主任:李来庚、漆小泉、王国栋、尚 轶、张 阳、张 鹏
委 员:陈万生、陈 伟、贾美荣、金 成、开国银、黎胜红、李大鹏、廖志华、刘振华、卢 山、罗志勇、庞永珍、宋经元、唐克轩、唐威华、王 强、王晓武、王 瑛、王 勇、王 宇、闫建斌、叶 敏、叶瑞强、于 放、张春义、张 江、张 磊、张 鹏、张学斌、赵 乔、赵 清、周奕华、周志华、祝钦泷
秘书长:沈双欠


4. 光合作用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63年,由学会光合作用组发展演变而来,2014年更名为光合作用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汇集了国内数十位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内的专家,主要从事植物光合作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等活动。


主 任:林荣呈
副主任:朱新广、杨文强、端木德强
委 员:程时锋、迟 伟、付爱根、侯 昕、靳红磊、李 梅、李小波、林宏辉、林文量、凌祺桦、刘 琳、卢从明、马为民、彭新湘、彭长连、秦晓春、邱保胜、田 丰、田利金、王柏臣、汪迎春、王 鹏、王 强、王文达、杨兴洪、郁 飞、张立新、张旺锋、周文彬、朱 丽


5.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前身是植物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正式更名为遗传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主要侧重从分子水平对生物遗传规律、遗传现象及分子水平上的一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研究,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专家和学者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主 任:傅向东
副主任:赖锦胜、焦雨铃、刘建祥
秘书长:肖 军
委 员:白 洋、陈浩东、储成才、谷晓峰、何跃辉、黄学辉、蒋才富、李 珊、林荣呈、刘 栋、刘宏涛、刘建全、刘巧泉、刘裕强、倪中福、宋庆鑫、孙传清、孙凡江、田 丰、王克剑、王 毅、吴 俊、徐通达、易可可、于 峰、赵 杨、赵 忠、钟上威、周文彬,周 岳


6. 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细胞与发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更名为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主要致力于植物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等活动,成功举办“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名誉主任:曹晓风
主 任:丁兆军
副主任:孔照胜、赵 忠
秘书长:苏英华
委 员:白明义、丁 勇、傅 缨、高彩吉、高泓博、苟小平、郭思义、侯兴亮、黄善金、焦雨铃、黎 家、李继刚、李杰婕、林金星、林文慧、瞿礼嘉、任海云、苏英华、谭保才、汤文强、唐威华、王二涛、王佳伟、王 雷、王 台、王应祥、谢 旗、徐通达、薛红卫、严顺平、阳成伟、杨仲南、张大伟、张宪省、赵 忠


7. 开花成熟衰老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学会植物衰老专业委员会,2014年更名为开花成熟衰老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植物成熟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委员会各成员均是是国内植物成熟衰老研究领域内的知名专家。


顾问专家:蒯本科、陈昆松、蒋跃明
主 任:郭红卫
副主任:高俊平、何跃辉、郭永峰、张 波、任国栋
秘书长:李中海
委 员:段学武、黄荣峰、孔凡江、郎曌博、李正国、陆旺金、缪 颖、秦国政、田 丰、王佳伟、王宁宁、吴巨友、吴 柘、许 玲、阳成伟、杨洪全、余迪求、张劲松、张可伟、钟思林、周春江、朱鸿亮


8. 植物碳汇与生物质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该专业委员会着力于植物生物质资源和生物新能源的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及学术交流等工作,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国际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24年,该专业委员会更名为“植物碳汇与生物质专业委员会”。


主 任:赵运军
副主任:帅 李、王 强、赵 乔
委 员:曹旭鹏、陈 辉、陈 良、付春祥、桂金山、李胜军、李 伟、刘爱忠、刘 畅、刘 进、刘利静、刘旭东、任俊莉、王文达、王艳婷、吴蔼民、肖朝文、谢 君、徐炳成、徐增富、于菲菲、曾 为、张保才、张 帆、张 进、张 鹏、赵 海、钟春梅、朱万斌、朱莹莹
秘书长:卫国琴


9. 植物微生物分子互作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为从事植物病理、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植物-昆虫相互作用、作物抗病抗虫分子育种等领域科科技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植物微生物互作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植物-生物互作国际会议”已逐渐形成该专业委员会系列品牌会议。


名誉主任:何祖华、周俭民
主 任:王源超
副主任:沈前华、唐威华、唐定中、张 杰、辛秀芳、王晓杰
秘书长:陶小荣
委 员:白 洋、陈学伟、储昭辉、董莎萌、窦道龙、郭惠珊、李 毅、刘 俊、刘玉乐、吕东平、宁约瑟、漆小泉、邱金龙、孙文献、王二涛、王文明、周雪平


10. 植物修复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由国内植物修复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致力于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及阻断污染物向食物链迁移,包括重金属污染调控及农产品安全等相关领域,2010年成功举办“植物修复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主 任:龚继明
副主任:晁代印、滕 应、陈亚华
委 员:陈彩艳、段桂兰、何振艳、黄朝锋、黄新元、练兴明、彭佳师、邱全胜、沈振国、汪 鹏、王瑞刚、夏继星、徐文忠、朱 诚、卓仁英


11. 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分会
分会成立2004年,其前身是植物组织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09年更名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14年更名为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分会,主要致力于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的转化。由分会主办的“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已成功举办六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植物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会 长:王幼平
副会长:周传恩、庄伟建、夏兰琴、李明军
理 事:陈穗云、郭丽红、黄文超、金双侠、雷开荣、李 飞、马有志、毛碧增、毛颖波、欧阳乐军、寿惠霞、王 舰、许 兴、姚泉洪、张 鹏、张少英、张盛春


12. 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
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于2013年筹备建立,致力于针对植物生物学领域女性科技人员的职称职务评定、进修培训、科学活动以及工作与家庭协调等问题开展交流咨询与协助活动,解决女性科学家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障碍与问题,以此促进女性更多参与科研、教学与科普活动,促使科研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展开,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女科学家走向国际舞台。为鼓励青年女科学家开展植物生物学科学研究。分会自2019年起设立优秀女青年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我国境内取得创新研究成果的非PI青年女性学者,年龄在40周岁以下,获奖人数一般为10人。


会 长:夏光敏
副会长:曹晓风、刘宏涛、任海云、田世平、王宁宁
理 事:苍 晶、毕玉蓉、常 芳、陈穗云、陈月琴、程爱霞、丛 花、崔素霞、戴思兰、傅 缨、顾红雅、胡红红、郎曌博、李海燕、李海英、李 玲、李美娜、李瑞熙、李玉花、李宗芸、廖 红、林文慧、明 凤、莫蓓莘、普 莉、秦 源、寿惠霞、唐威华、王小菁、王永红、吴 俊、夏兰琴、向凤宁、杨 玲、杨淑华、姚颖垠、张少英、张 彦、赵 洁、周艳虹、朱晓红



13. 水生植物生物学分会
分会于2014年8月第十一届理事会一次会议筹备成立,分会成员以水生植物为研究重点,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为水生植物学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成果交流共享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促进了同行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我国水生生物学的发展。




14. 青年工作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该委员会汇集了多名植物生物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与发展,为他们搭建一个学术、事业和教学交流平台。


主 任:王二涛
副主任:丁兆军、向 云、许卫峰、郭思义
委 员:陈乐天、董莎萌、郭亚龙、洪 治、姜伊娜、焦雨铃、孔照胜、李陈龙、李继刚、李晓娟、梁 岩、林文慧、刘宏涛、孟祥宗、牛 犇、潘怀荣、苏英华、孙前文、田 江、田志喜、吴建强、吴 柘、徐 麟、徐通达、严顺平、杨东雷、张 杰、张 阳、赵 忠、郑丙莲、钟伯坚、钟上威、左开井


15. 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
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由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及科普工作委员会合并而来,致力于植物生物学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为科学研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由该专业员会会举办的“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已成为海峡两岸教育工作交流的特色活动。


主 任:李家儒
副主任:何奕騉、顾红雅、文啟光
委 员:陈 亮、程中平、何祖霞、廖志华、林晓飞、彭长连、寿惠霞、王显玲、夏汉平、熊 飞、杨淑华、余光辉、张阿英、张芬琴




Baidu
map